盛夏正浓,行动致远。近日,鲁东大学广秀志愿者协会跨越山东、广西、云南等九省区,启动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志愿者们以“赓续红色血脉”为核心,通过红色寻访、访谈宣讲等多元行动,在广袤国土上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,让青春力量与红色精神同频共振。
红色基地寻根:触摸历史温度,筑牢信仰之基
革命旧址、纪念馆与英雄纪念碑前,总能看到志愿者们的身影。他们驻足凝视旧址建筑,在静默中感受革命年代的信仰力量;沉浸式参观陈列馆,聆听讲解、观看实物,重历军民浴血抗战的峥嵘岁月。“每一幅图片、每一件文物都是鲜活的教材,让我们对‘红色基因’有了更具体的理解。”一名志愿者表示。团队以实地探访为纽带,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前行动力,让红色基地的精神价值在实践中延伸。
对话老党员:聆听初心故事,传承奋斗精神
深入社区一线,志愿者们与多位老党员展开面对面访谈。有着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们,结合自身经历,讲述基层建设的变迁、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往事,用“党员就是要带头干、办实事”的朴实话语,传递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。“老党员们的故事像一盏灯,让我们更清楚青年该扛起怎样的责任。”访谈结束后,志愿者们纷纷表示,将以老党员为榜样,坚定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的信念。
红色课堂进社区:浸润童心,播撒信仰种子
为让红色精神滋养成长,志愿者们走进社区,为儿童打造定制化红色主题课堂。课堂上,他们讲述革命先辈的奉献故事,解读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;创新采用互动问答、绘画手工等形式,让抽象的精神理念变得具象可感。“通过画‘我心中的英雄’,孩子更懂了‘勇敢’和‘担当’的意义。”一位社区家长点赞道。此次课堂不仅丰富了儿童暑期生活,更让红色火种在幼小心中扎根,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养分。
乡村振兴进校园:链接理想与乡土,激活青春动能
锚定乡村振兴战略,志愿者团队深入多地学校开展专项宣讲。他们系统解读乡村振兴的核心意义与目标任务,结合典型案例将“乡村发展”从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图景;设计互动讨论环节,引导学生结合家乡实际畅谈想法,现场迸发青春与乡土共振的热情。“这次宣讲让我看到了家乡的潜力,也想未来为乡村建设出份力。”一名学生的感言,道出了宣讲活动的深层价值——既让乡村振兴走进青少年视野,更为区域发展储备青年力量。
据悉,此次“三下乡”实践通过“红色教育+代际对话+社区服务+区域联动”的多维模式,实现了红色资源活化、代际精神传承与校地协同育人的多重成效。鲁东大学广秀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机制,推动“三下乡”活动制度化、常态化,为党建引领校地联动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范例,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,让青春在服务祖国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。(撰稿人:周宇)
发表评论